
2025年6月7日至8日,第三届全国外语教材研究学术研讨会暨2025外语教材研究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办。大会以“语言教学材料的人本化”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外语教材:传承与创新”为主题,涵盖7场主旨发言、21场专题研讨、28场个人发言和14份海报展示。我校外国语学院赵双花博士参会,并就Research on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es to Integrating Chinese Legal Culture into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Materials进行了专题汇报。
此次会议由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外语教材研究专业委员会、国际教材开发协会、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材研究中心(大中小学外语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主办,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跨文化研究论丛》、《外语教育研究前沿》协办。开幕式由外研社社长助理李会钦副编审主持。国际教材开发协会主席、英国利物浦大学Brian Tomlinson教授,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外语教材研究专业委员会会长、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材研究中心主任孙有中教授致辞。
Brian Tomlinson教授以“教材人本化”为主题;澳大利亚科廷大学Rod Ellis教授从“语言学习中的创造力”角度,韩国首尔国际语言教育研究院Haeok Park教授主张以“过程戏剧”作为教材人本化的重要工具,上海外国语大学束定芳教授提出“教材生态系统建设”的开发理念,英国利物浦大学Hitomi Masuhara教授系统评析了人本化教材对激发学习动机和提升交际能力的重要作用,英国教育顾问Alan Maley教授回顾了人本化教学的发展历程,北京外国语大学杨鲁新教授以“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的双向互动”为视角,分别进行主旨发言。来自10个国家的300余位教材研究专家、教师和出版社代表,围绕外语教材的设计与开发、分析与评价、实际使用以及教材赋能的教师发展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为参会者提供了一场视野前沿、内容丰富、启迪思维的高水平学术盛会。
闭幕环节由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院长杨鲁新教授主持。Brian Tomlinson教授和孙有中教授分别对两天的研讨进行了总结。孙有中教授表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外语教材建设的未来充满了创新和机遇。希望本次会议能够启发思想、激发激情,进一步促进不同国家和文化间的交流互鉴,助力中国特色外语教材体系构建和外语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全球语言教育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初审:赵双花
复审:毕文娟
终审:孙书国